“滇藏茶马古道”走出历史又见花开
北京走出历史,重见花开
从南方的茶乡普洱出发,经丽江、香格里拉,西行至西藏拉萨,千百年来,高山峻岭中,钟声不断响起,无数商队奔腾而过。凭着毅力,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。
这条山峦叠嶂、水流湍急的交通要道,在古代极其险峻,被誉为“滇藏茶马古道”。
北京独克宗古城里,人们载歌载舞。 (施贤耀 摄)
茶马贸易兴盛数千年
北京茶马古道起源于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的茶马贸易。 盛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 在抗战中后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“茶马古道的繁荣与茶息息相关。” 云南香格里拉博物馆馆长何强介绍说,康区和西藏的高山地区海拔通常在三四千米以上,当地藏族有喝酥油茶的习惯。 然而,在藏区,茶叶极其匮乏; 在内陆地区,民间生活和战争需要大量骡马,而且供不应求。 于是,互补的“茶马互市”应运而生。
北京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线路:一是川藏线,从四川雅安出发,经康定、巴塘等地到达西藏拉萨;二是川藏线,从四川雅安出发,经康定、巴塘等地到达西藏拉萨; 另一条线路则从云南普洱茶主产区出发,经大理、丽江、香格里拉、德钦,然后进入西藏,直达拉萨。
北京迪庆古道。 (资料图)
北京茶叶、红糖等各种特产与藏区的牛羊皮革、药材进行贸易,使沿线村庄、集镇繁荣起来。 这些物资的运输载体就是商队。 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远征的商队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的经贸之路。 沿着两条主线“滇藏茶马古道”走出历史又见花开,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,相互交织,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。
北京“滇藏茶马古道基本在横断山脉,需要穿越高山深谷,可以说是一条自然风光最壮观、文化最多元的神秘古道。” 何强说茶马古道旅游景区,“这条路是由商队长途跋涉而形成的,这条小路最终成为了承载商业交流和文化传播的私人通道。”
北京抗战时期,这条私人通道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业通道。 被中国人称为“血脉”、“生命线”的滇缅公路、滇越铁路,遭到日军的轰炸和封锁。 为了运送物资,商队四处奔走,铜铃之声响彻山谷。 “各族马帮为物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,书写了自己的传奇。”何强说。
北京商队站内展示的马具。 (资料图)
古道之源带来新机遇
北京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是普洱思茅,这里历来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之乡。
北京川流不息的商队将各茶山的茶叶运往普洱进行加工,然后装运。 2006年4月9日,云南省文化厅、云南省交通运输厅、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宁洱茶园广场联合建立“茶马古道零公里”纪念碑,普洱。 以此为中心,茶马古道如血一般延伸向远方。
宁尔那克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。 当时设有马铺、酿造房、磨房、饲料房等。大店主“荣发马贩”平均每天收收数百匹马。 现在走进村里,还能看到商队使用过的石马饮水槽。
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茶马古道景区内的古道渡口。 (资料图)
北京据说那克力古时又称“马彩力”。 以前,无论是从客栈出发,还是到车站,都必须涉过一条小溪。 路上的马看到河水都会流泪,所以这个地方被命名为“马彩里”。 在马帮的多次请求下,政府修建了风雨桥,结束了进出驿站必须涉水的历史。 “马彩丽”也更名为“名古里”。
北京普洱至今仍保存有许多完整的古道遗址。 从思茅三甲村到坡角村的小路就是其中之一。 饱经风霜、难以接近的石板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。 沿着路走到尽头,是一座绿树掩映的村庄。 “我们这里是茶马驿道上的必经之地,来来往往的人都要在这里休息。” 思茅区坡角村民小组老太主任李凤萍说。
北京“现在的村庄是地震后重建的。” 11年前,宁洱“6.3”地震中,坡脚村被彻底摧毁,村里的房屋全部需要拆除重建。 李凤平说:“有的房子已经完全倒塌了,有的屋顶已经没有瓦片了。当时我们互相租住房间,晚上透过破损的屋顶可以看到星星,我们都称它们为‘星星屋’。”
北京坡角村以重建为契机,结合村里茶马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,规划建设村庄、道路、公共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。 11年后,这个茶马古道上的小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月光城再次迎来客人
独克宗古城藏语意为“石头建造的城堡”。 这座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的古城,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,叫“月光城”。
北京独克宗古城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,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。 古老的石板路是根据自然地形铺成的,很多地方还刻有商队深深的脚印。 “独克宗古城周边的建唐草原,历来是军事驻防和休养的重要场所,也孕育着建唐马,这种擅长行走高原山路的雪地马。” 何强说:“以前,建塘当地人,家家户户都有养马的习俗。”
独克宗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,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一站。 康熙年间,独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市场,开启了独克宗数百年的繁荣历史。
Here今年已经80多岁了。 他回忆道:“商队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,当商队来了,你可以和他们交换你想要的东西。” 这里住在雪山里。 村外的物资紧缺,大量的茶叶和香烟都是由商队运进来的。
北京“杜鹃花开的时候空降伴游,你就可以种。青稞成熟了,可以酿酒的时候,商队就会来,你可以和他们交换你想要的布匹。” 山里根本不知道时间。 老人们用杜鹃花记录时光。 ,还刻有商队的日历。
如今,成群结队的商队已经消失,只剩下杜鹃花还在年复一年地盛开。 “很多年前,商队就不再来了。现在道路开通了,生活更加方便了,一切都不再一样了。” 这里的葛蓉至今仍保持着每天放牧、劳作的习惯。 当他有时间休息时,他会和孩子们聊天。 他们讲述了商队的故事。
现在正值雨季,建塘草原绿油油的田野,草场茂盛,牛羊悠闲。 周围雪山环绕,犹如一朵八瓣莲花铺展在大地上。 穿过建塘草原,两侧散布着青稞架。 虽然马帮已经消失,但茶马古道依然热闹非凡,骑马、徒步、赏花正成为人们体验旅游的新方式。 雪山上的杜鹃花开成了花的海洋。
北京(记者李茂英)
0 留言